陕西日报记者 郭妍
7月8日,校准好声波探测仪、装好耦合剂、带上一瓶水,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银川工务段首支女子探伤队的姑娘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工作。
探伤主管吕叶小心翼翼地拿着探头在焊缝处移动,双眼紧盯仪器屏幕上显示的钢轨波形,手把手指导队员开展探伤作业。她告诉队员:“钢轨探伤工作技术含量较高、安全责任重大,一次漏检都有可能造成列车颠覆。”
吕叶的双手比同龄女孩显得糙一些,这双带着点点伤痕的手写满了成长的故事。“每天和钢轨、探伤仪器这些铁疙瘩打交道,磕磕碰碰很正常。”她说。
累计发现伤损钢轨30余根,记录近5万字的学习笔记,指导5人顺利通过技师考试、2人获工务段和集团公司“技术标兵”“技术能手”称号……这是吕叶探伤生涯交出的优异“答卷”。
最近,吕叶获得“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称号、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并作为2025年陕西高校毕业生西部基层就业创业政策宣讲暨建功立业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回到母校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作报告。
2018年,吕叶从陕铁院毕业后,入职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银川工务段钢轨探伤车间。因为所学专业是城市轨道交通控制,跟探伤工作毫无关系,初入职场的吕叶立刻有了危机意识。
“当时,师傅黄涛鼓励我说,‘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女生一样能干好探伤工作。’这让我豁然开朗。”吕叶说。
缺乏理论知识怎么办?补!利用业余时间,吕叶“啃”下多本专业书籍,手绘30多种探伤试块模型图,记下大量学习笔记;深入了解路轨探伤仪等设备仪器的性能,研究每个探头和晶片的作用,反复揣摩各种焊缝探伤手法。她上班时间跟老师傅学,下班后就在车间反复练习。
经过坚持不懈地埋头苦学,吕叶熟练地掌握了路轨、焊缝及道岔探伤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2019年,工作仅一年的吕叶参加了甘肃铁路“钢轨探伤工”职业技能竞赛,取得第四名,被授予“甘肃省技术标兵”称号。
吕叶的兜里随时装着一块小镜子。工作时她就用这块小镜子对钢轨底部和轨头下颚位置进行检查,观察钢轨外部是否有裂纹、掉块等伤损。
每次现场作业后,吕叶都会第一时间总结不足与错误,与同事讨论,向老师傅请教,很快她成长为车间的技术骨干。2021年,吕叶在全国铁道团委“振兴杯”铁道行业青年职业技能赛暨全国铁路第六届青年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无损检测员(工务)工种第一名,集团公司荣获团体第一名,刷新了集团公司在全路钢轨探伤技能竞赛的获奖成绩。
2020年4月,银川工务段成立集团公司首支女子探伤队,9名探伤工全都是“95后”女孩,队长就是刚刚年满24岁的吕叶。如今,吕叶又多了一个身份——银川工务段线路科探伤主管。虽然下现场的次数少了,但肩上的担子更重了。用她的话说: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对钢轨探伤的热爱。
高开网配资-高开网配资官网-配资炒股网官网-配资资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