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晔在《后汉书》中为“云台28将”专门立传,称他们“咸能感会风云,奋其智勇,称为佐命,亦各志能之士”。这段话看似平铺直叙地赞扬了这些英雄好汉,但实际上,范晔并非毫无偏袒。之后,他在《后汉书·卷十七》明确表达了对部分将领的偏爱,尤其是岑彭和冯异两位将领。他特别提到,这两人不仅在军事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还在整个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在函谷关以西、方城以南的战略地带,这些地区的成功防守直接影响了大局的走向。
范晔的偏爱不仅体现在言辞上,后世的评价也同样给予冯异极高的评价。唐代德宗追封六十四位名将,其中就包括冯异;宋代为七十二位名将设庙,也有冯异的名字;在成书于北宋的《十七史百将传》中,冯异同样名列其中;到了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也将冯异列为配享历代帝王庙的三十七位大臣之一。从这些事例来看,冯异虽在“云台28将”中仅排第七,但在后世的评价中,毫无疑问,他是众多英雄中的佼佼者。
展开剩余80%那么,冯异究竟为何如此受到后人喜爱?冯异生于父城(今河南古城),其家族在当地有着深厚的根基,是典型的地方豪族。早年间,他担任颍川县的郡掾,并在刘玄建立更始政权后,奉命守卫五县,与父城县长苗萌共同抵抗汉军。然而,冯异与其他地方豪族不同,他并非盲目跟随权势,而是更为理智地选择了自己未来的归属。
当刘秀进攻父城时,冯异顽强抵抗了多次进攻,直到被捕。虽然一般情况下,被敌军抓捕后要么选择投降,要么被杀,冯异却没有选择放弃,而是凭借其卓越的人脉与智慧,获得了刘秀的信任。冯异的堂兄冯孝及老乡丁綝、吕晏等人已在刘秀帐下效力,他们的推荐让刘秀对冯异产生了极高的兴趣。
刘秀听闻冯异的忠诚与才华后,决定亲自召见他。二人相见时,冯异表现出了对家族的深厚孝心,提出希望先回家安顿母亲,再带着自己的五城归顺刘秀。刘秀被冯异的忠诚打动,欣然同意了他的请求。冯异回去后信守承诺,带着家族及五城投降刘秀,这一举动为他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冯异忠诚且英勇,在随后的战斗中,屡次为刘秀立下赫赫战功。尤其是在刘縯被害后,冯异迅速表态,决然脱离更始政权,公开效忠刘秀,表现出非凡的政治眼光和忠诚度。他不仅带着自己的部队回归,还成功帮助刘秀聚拢了更多的颍川豪族,进一步壮大了刘秀的势力。
冯异不仅仅是个忠诚的将领,更是刘秀的重要支柱。每当刘秀因局势复杂而感到迷茫时,冯异便是那位坚定的支持者,常常为他出谋划策,鼓励他继续前行。他在刘秀心情低落时给予安慰,在关键时刻提供战略建议,不断为刘秀的事业保驾护航。
冯异在战争中展现出的极高军事才能,使他成为刘秀最得力的助手。比如在邯郸起事时,冯异迅速带领刘秀从蓟城南下,成功击败王郎和农民军。此后,他再三化解了来自更始政权的大规模威胁,利用自身的政治和军事智慧,帮助刘秀稳固了自己的政权。
然而,冯异的伟大不仅体现在他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更体现在他的谦逊与大度。冯异从不争名夺利,他为刘秀效力时,总是置个人名利于后,优先考虑大局与集体利益。在栒邑之战后,冯异主动上书称功劳是大家的,不敢自夸,这种谦逊的态度赢得了所有人的敬重。
冯异的去世无疑是刘秀的重大损失。冯异的忠诚、智勇与谦逊,使他成为了后汉朝最受推崇的名将之一。他不仅仅是一位出色的军事统帅,更是一位值得信赖的伙伴和朋友。刘秀对冯异的评价,可以说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和怀念。
冯异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他的个人才能,更在于他如何为自己选择老板。冯异通过理智的选择与考量,最终选择了刘秀作为自己效忠的对象,这也正是冯异能够获得成功的关键。他在选择支持的对象时,充分考虑了对方的潜力与未来,而一旦做出选择,就始终如一地坚持到底,这种坚定的态度令人钦佩。
通过冯异的事迹,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职场和人生的启示:首先,学会坚持自己的选择;其次,要有强烈的组织观念,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再者,要修炼自己的品行,做到忠诚、友善;最后,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务实高效,才能真正立足职场,成为他人信赖的合作伙伴。冯异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有能力,更因为他在关键时刻总能做出明智的决策,赢得了别人的尊敬与认可。
发布于:天津市高开网配资-高开网配资官网-配资炒股网官网-配资资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